详解国内集装袋设计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集装袋归于劳动密集型产品,近几年在我国发展敏捷,运用越来越广泛。目前集装袋首要出口于美国、欧洲、日本、韩国及澳大利亚等商场。尽管国内生产的集装袋有本钱优势,但也面临着来自东南亚各国同类产品的剧烈竞赛。作为包装物出口时,运用范围更是受约束于日本、韩国等周边区域。
在集装袋规划中,从原资料选用、配方、织造、再到整袋受力结构分布及缝纫规划,特别是产品老化规则等都联系到产质量量和竞赛力。以下几点,尤为突出。
一、关于安全系数
“安全系数”是产品在实验中最大承受才能与额外规划载荷之间的比值,是指集装袋在实验中破损,即丢失运用功用前所能承受的最大载荷。它在集装袋的规划中是必不可少的,它是根据产品用途和运用环境来决议的。在一定期限内,对内装产品和吊装工人的安全给予确保的重要技能。安全系数和袋体结构有着重要的内在联系,它随着袋体自身强度、规划结构以及质料配方的影响而改变。国内外同类规范中“安全系数”的设置一般为5~6倍。
国家规范GB10454-2000《集装袋》提到了“安全系数”问题,但注重程度值得商榷。规范在5.5.1条款:“周期性提吊实验”中规则“将内容物均匀地填入集装袋至满负荷,挂上相当于最大载荷2倍的负荷,有限用袋70次,一次性用袋30次,反复提高。集装袋是否合格,首要看内容物和袋体是否有异常状况,衔接部是否破损,没有损坏即表示经过此项实验”。
在4.3条款中规则“吊带、吊绳的拉力其安全系数为6”。这样在以3倍额外载荷为准的全体实验中产品既便经过了终究实验。那么,在一个相对(较短)的产品运用期限内,由于天然老化,当产品强度下降至50%时,其确保运用安全的才能仅有1.5倍,一起提吊中发作的瞬时应力现已接近这个数值。再加上单件产品之间固有的功用差异,这就意味着破包份额将或许增加,产品的安全性就大大折扣了。当然这仅仅理论的推测,事实上由于内装物料和运用环境的不同,以及产品之间功用的公役,要切当把握一批正在运用的产品功用何时降至了50%以下,比较有难度。可是5倍安全系数的集装袋比3倍安全确保的产品能够安全运用的时刻更长,填加了抗UV紫外线助剂的集装袋,应用范围更广,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而它们也有着更宽广的国际商场。
《集装袋规范》10454-89中规则吊带(绳)的算计拉力(依照规划办法)应大于等于6倍额外载荷的力量分配给不同型式不同吊环中单根吊带(绳)上的拉力,并给出安全系数为“6”。在实践中,这个安全系数与全体提吊实验有不一致的当地,这个吊环6倍系数不能证明整袋有6倍的安全系数,它只代表了吊带在单独查验时需求到达的较高拉力目标。吊带在与袋体衔接时,有顶吊、侧吊、底吊等多种型式,并经过缝线衔接。在侧吊和顶吊中,假如基布和缝线达不到一定水平的强度功用,只凭吊带的高强度,也不能确保全体实验的高功用;再者,吊带和基布根据不同的缝纫型式和缝纫办法,强度丢失也在10-30%之间。因而,整袋提吊实验要求挂上3倍的满负荷,重复提高,而在确认吊带功用时疏忽了产品的详细结构型式。
《集装袋》2000版规范在修订时,为了确保袋子的安全装卸,取消了原来规范中的顶吊式袋和侧吊式袋,
这种办法好像不当。确保质量,首要应当依靠得到验证的制造技能和牢靠的资料质量来确保。顶吊办法袋和侧吊办法袋在加工进程中和本钱方面还是有其可取之处的,特别是在轻型袋产品中更是如此。规范的原则应当是指出方向,不该规则条条框框约束规划人员聪明才智的有效发挥。另外,集装袋全体提吊实验时的“速度”、集装袋下跌实验时的“填充物”,应该有明确规则。实验证明样品中填充物是块状、粒状或粉状对实验成果有重要影响,内容物的物理密度和松懈程度对全体实验成果也有显着的不同。咱们以为实验速度应仿照船港码头吊车的实践吊装速度,填装物的功用尽或许的接近客户所要装载的产品。为了防止争议,规范中应描述一种实验专用的“规范填充料”,作为集装袋功用断定的根据,尽或许地使技能规范理好地去迎候商场经济带来的应战。
“安全系数”作为产品安全运用功用的确保,由它决议了袋体各部件在不同结构办法下,应该具有的力学功用。它反映了产品的归纳功用,简单明了,因而说它是产品规划中的重要根据,首要受力结构都和它有重要联系,规划中先确认它,然后环绕它分配给各部件的强度,确认根据自己公司拉丝才能所能确保的最低单位分量。其他详细规划应当环绕此项目标来详细安排。一起针对产制品,“安全系数”实验假如能够合格,对其它实验应有包括作用。
二、关于全体测验办法
《国标》GB10454-2000中5.5条款“全体实验办法”规则除周期性提吊以外,还有5项实验,既下跌实验、加压实验、正位实验和撕裂传达实验,从笔者多年亲自动手的产品实验知道到,满意5倍安全系数的全体提吊实验,也能够满意其它的实验。在提吊实验中,由于受5倍的载荷是集体一切部件一起受力,单位面积上受力为额外载荷时的5倍,假如能够经过此项实验,那么在下跌实验和倾倒实验中高度别离为0.8M和3M时,以额外载荷在它的自由落体中,其自重和重力加速度的总和要比5倍载荷时受力小得多。
分配给整袋各部件上的力,也要比5倍载荷时并且由内向外时小得多,对产品构不成威胁。
实验的含义在于仿照产品实践工作状况,国际远洋货轮的船弦比码头不止高0.8M或0.3M,这种实验的含义不大。假如港口吊装时,袋子真的掉下来,只有2种或许:一是港口操作有误,二是产品未能经过提吊实验。够到达5倍的安全系数,则4吊环中的两个或2吊环中的一个也必定有额外载荷2.5倍以上的拉力功用。在正位实验时,袋体横卧于地,用吊钩挂住接近地上一侧的2个或1个吊环向上提起,直至将袋体扶正吊离地上,袋体不会有问题。当袋体离地今后,由于单耳提吊的倾斜作用,会发作一个非笔直的分力损坏吊环根部的结构,这个分力的巨细与袋体的斜度有关,也和内填料平面与吊环根部缝纫处的相对方位凹凸有关。一般这个撕裂力相当于重力的20-25%,不对经受住5倍安全系数考验的吊带构成威胁。
在撕裂传达中,假如5倍以上的载荷分配在载体某部位10CM上的力为F,则额外载荷提起作撕裂传达时分配在该处的力为1/5F。袋体内容物的重力方向首要向下,对侧壁织物有一定压力但比较小,这个压力的巨细与内容物料面凹凸有关,与袋体裁面巨细有关,也与内容物料的粉状、粒状、块状及密度有关。一起,这个压力受经纬纱纵横方向的影响,与袋体笔直中轴线成45度的刀口末端别离将发作两个分力传到袋体经纬方向的扁丝中。经过比较杂乱的核算,能够得出这两个分力的巨细,撕裂传达作为集装袋全体受力分析的一部分, 评论起来比较“杂乱”,但实践证明,在额外载荷时,刀口不会延伸。
综上所述,《集装袋国标》中全体实验办法项目较多,功用上彼此有所包括,查验杂乱,还都是根据规范查验中的重要否决项。整袋实验多、实验周期长、实验本钱也高,这现已不适合当今社会的快节奏和低本钱的时代特征。在合同环境中具有简单、明确、敏捷对产品进行质量断定的功用,是当时规范发展的方向。
三、关于基布强度、扁丝功用、织造布老化的一般规则
首要,为满意安全系数,基布应当有较高的强度,但不是基布强度越高越好。以特定的基布分量为前提,
在拉力和伸长率成反比的一般规则下。织造用的扁丝应当在寻求绝对拉力的一起坚持较好的伸长率,没有好的伸长率,过分寻求拉力会适得其反,产品的老化功用将大幅度降低。在不加助剂的时候,伸长率是判别织物功用的首要目标之一。基布强度一经规划确认,在预定的宽度上,每根单丝拉力之和实践不能等于基布实测强度,会有5%-15%的织造损耗。这与设备结构不同、新旧程度有关、也与扁丝的质料融体指数(料的软硬)、配比、工艺办法有关。另外纬向比经向强度丢失要相对大一些。
其次,生产集装袋要坚决杜绝增加再生料,由于这涉及安全问题。咱们知道,聚丙烯资料尽管有较好的机械功用,可是其抗天然老化的才能自身是很差的。若想坚持相对长期的运用功用,科学合理地加入助剂是必定的挑选。假如运用再生料,一是成分难以操控,制品功用不易把握。二是分子链被二次塑化甚至多次塑化,即便是增加了“抗老化剂”作用也是不可控的。第三,抗天然老化是一门牵涉多种理论,机理杂乱的冷门学科。自己进入不深,可是便是关于塑编产品的抗老化,略有知道,在《中国塑料》1998年第7期,曾经有《聚丙烯织物抗天然老化初探》一文评论了有关机理和作用问题。
首要观点是:
1.织物中增加抗老化剂与不增加抗老化剂,运用作用有显着不同;2.国内有几个著名品牌的质料在都不增加助剂的状况下,比一般质料功用要相对强一些;
3.在质料中增加助剂的手法很重要,既要拌和均匀,又要确保它能进入料筒;
4.助剂份额要恰当,少了作用不显着,多了是糟蹋;
5.稳定剂牌号要恰当。助剂要防止的波长应当是一切质料的敏感波长;
6.确认恰当的拉伸比,在满意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坚持满足的伸长率,并使之趋于一致;
7.制品织物相对较厚时,功用相对丢失较小;
8.复膜资料抗老化要好于不复膜资料,PE膜好于PP膜;
9.产品外表平整的好于产品外表有皱褶的;
10.伸长率(恰当)大的好于伸长率小的;
11.纤化扁丝强度低于不纤化的;
12.产品抗老化功用要根据运用区域气候特色确认。
四、关于查验成果的断定
国标中对集装袋批量合格与否的断定条款有4.2.1、基布物理功用;4.3、结构技能要求;4.4、缝纫技能要求;5.3.5、全体实验办法等,咱们以为这些否决项断定条款中有些需求简化、兼并。
科学的规划,来自于运用实践。科学的实验办法应在最大程度上仿照产品的实践运用状况,科学的理化功用查验,应严厉根据实验室中取得的成果。在科学实验中相对杂乱的查验手法,应尽或许在规范以外进行,落实到在商业活动中与操作性很强的规范中,就应以简明为取向,对查验成果上或许彼此重复的内容,应以终究查验为断定根据。
《规范》自身作为一种查验的规范,合同条件下的断定根据,既不该捆绑生产者的想象空间和规划上的创造性,一起也应该有较强的鲜明的逻辑性。例如,有的个别企业受设备条件约束,集装袋基布强度差一些,能够用加强围带等规划手法来补偿不足,
然后满意整袋实验中的一切项目,并不影响运用。但基布强度和全体实验这两个条款假如都是GB10454中的断定根据,假如供需双方就此发作争议,规范该作为哪一方的根据?
吊带吊绳的抗拉强度应大于等于6倍额外载荷,根据吊环办法分配给每单根吊带的拉力,还应考虑到缝纫后带来的强度丢失,而这个丢失在各种工艺条件下数值也不尽一致。作为规范给出一个强度丢失参考值或公式比较恰当。袋子主体和底部缝纫强度,更应归入全体提吊实验的断定中,由于规划办法例如底吊式等可补偿袋体缝纫强度不足。而缝纫部的取样的一致性,原本就不易把握,而又因圆型和弧型针迹由于受力不均,因而,取样就必定增加了实验中的不精确概率。由于产品的部分功用,能够经过改变规划办法和产品结构得到调整,所以产品的部件功用只宜给出规范值作参考,主张生产者参照并采取办法调整自己的产品。而全体实验是代表用户,仿照运用状况的,如不合格则成为否决项,并成为调整袋体零部件和资料的辅导根据。现行集装袋规范中的断定条款,用含有不确认因素的或许改变的部分状况,来反映产品全体状况的断定原值,值得商榷。
五、关于外观查验和安全储运
集装袋外观查验的规则应该进一步明确,制定查验原则,并根据各种办法的查验特色,列出查验条目。例如,方型袋、圆型袋、有下料口袋、有底吊结构袋等,它们的部分尺寸,别离应检测哪些重要部位,部分尺寸误差是多少,应该予以规则,这些查验尽管很重要,但不宜作否决项。
《规范》句子叙说中的含糊句子和字眼应明确。例如“缝纫要求平直”、“不得有显着缺经少纬”以及“不得有显着疵点”和“不得有异常状况发作”,其间的平直、显着、异常等字眼描述的问题,应在程度上予以限定,然后防止或许的胶葛。集装袋的分量在规范中不予限定是正确的,这样能够鼓舞企业的创造性,
发挥企业各自特长和才能,以较低的本钱和优秀的规划参与竞赛。可是对集装袋的分量误差应该予以约束,
尽管集装袋有较多的构件资料组成,能够由结构来补偿功用上的差异。可是分量毕竟不仅是决议产品价格的重要因素,并影响着产品的功用及商场竞赛力,一般来讲分量误差离散程度大到一定程度,产品的力学功用将随之改变。因而,制定一个合理的计量操控办法写入《规范》很有含义。
再有《规范》5.3.4.1条款规则取样办法是从试料的纵横向取宽60mm长300MM的试样各5块,再精确到50MM宽,问题是怎样精确,是用手逐根丝拽掉?还是用剪刀去裁?布面上的丝如有弯度怎么办?这个小细节,有时能直接影响该产品的合格与否。自己以为应该随面布扁丝弯度走向取样。这样能更靠近实践。规范中的语言叙说和表达必须谨慎、细腻,能够经得起推敲,尽或许的削减一些“弹性词汇”然后尽最大努力防止或许发作的争议。
安全储运是用户运用进程中的重要问题,应当引起集装袋生产企业的满足注重。储存中的防潮、防晒,运用中的装填办法,运输中的摆放、苫盖,特别是防止底部有异物以及车厢的毛茬、铁钩、铁刺的钩划丢失。卖方应当以恰当办法奉告用户,由于新客户或许由于不了解这些状况而受到丢失,然后防止或许引起的所谓的“质量争议”.